facebook创业成功的启示(facebook创业成功的因素)
《天道》:大多数人都是那只井底之蛙,很残酷,但却是事实
《天道》里面,在最初设计扶贫王庙村思路的时候,经常出现这句话,“让他们扒着井沿看一眼,再掉下去,对他们而言,未必是好事。”
(使用浏览器扫码进入在线客服窗口)
复制联系方式
其实这里的“井沿”,就是把许多人说成井底之蛙,比如王庙村的村民们,比如刘冰叶晓明,还有冯世杰,甚至还有肖雅文,欧阳雪。
这话听起来有点残忍,但实际上,跟生活中那些眼光、格局,思维层次都在较高层次的高手而言,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是那只井底之蛙。
自媒体大号洞见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你看,这个村庄人的思维,不就是“井底之蛙”思维的集中体现吗?
这些村人,被限制在他们旧有的思维和观念里,几十年走不出来,而从外面来的一个人,一眼看出了问题所在。并不是因为他有多高明,只因为他见过更大的世界,知道更多的赚钱方法、生活方式,以及思维方式。
其实从古至今莫不是如此,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决定了他的目标,而目标决定了他的成就大小。
《天道》中,叶晓明、刘冰和冯世杰几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封闭落后的四五线城市——古城,他们的生活中,除了做音响,卖音响和听碟片之外,几乎没有别的东西。所以当丁元英来到古城,并且为了扶贫王庙村而一手策划了一个完整的音响品牌从崛起到被收购的计划,这几个有幸参与其中的古城小生意人,一个个都惊呆了,因为从未见过这种玩法,也正因为见识太少,叶晓明因此最终白白错失了让自己一夜之间身价暴涨的机会,而刘冰则更惨——他因为自己的见识浅陋和思想龌龊,居然拿着丁元英试探他的文件去威胁欧阳雪,最终掉进了丁元英设的圈套里,白白搭上了性命。
所以你看,一个人要成功,要幸福,见识实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见识不够,就算是机会来到你跟前,也不一定能够抓住。而《天道》里,在一帮普通人里,肖雅文的眼光和见识无疑是最好的,所以她抓住了机会,接手了格律诗,成为公司的董事长,成为这场游戏最大的赢家。
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让我们自己尽快摆脱“井底之蛙”的惨淡处境呢?
1、扩展自己的见识
叔本华说: “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视野边界当做世界的边界”。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地图中。
见识是格局的的基础,一个人的见识就是自己认知地图世界的广度。
不同的人见识不同,山村放牛娃、小镇青年、大城市白领、世界级企业家,每个人因为见识的不同,拥有的世界也不同。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很多都是留学海归,或者拥有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
美团王兴、百度李彦宏、搜狐张朝阳、马云等都曾多次去过美国,腾讯马化腾在香港念大学,他们成功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视野开阔,能第一时间接触最新的信息,也因此拥有了全然不同的思维角度。
《天道》里面,丁元英就是因为在德国留过学,在私募基金领域经历过腥风血雨,所以他的见识经历,当然秒杀王庙村的村民,以及这几个四五线小城的小生意人——冯世杰、叶晓明、刘冰。
当然这可能不是他比这些人高明的唯一原因,或许还有天赋和悟性在里面,但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我们唯一可以学习和模仿的东西。
即使读很多很多的书,见很多很多的世面,也未必能赶上丁元英的高度,但我们“见贤思齐,心向往之”不行吗?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向他靠近不行吗?
即使最终或许连丁元英的万一都来不及,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个向高手不断学习,靠近的过程中,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这就够了。
2、 系统思考,深度认知
生活中所有的事情都是一个系统,而格局就是你能看到的系统大小。
因此提升眼界和格局,除了拓展见识,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提升系统思维能力。
人的思维,由初级到高级,可分为几个大类:
点状思维,只考虑当下的情形,解决表面症状,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线性因果,能看到事情的线性因果 ,比如:认为有钱就能幸福,努力就能成功。
系统思考:能够考虑事情的多个组成因素,以及事物的相互关系,能比较全面的认识问题。
系统思考无疑是一种更高级的思维,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件事情是孤立单一的事件,每一件事情都是由诸多因素组成和推动的。
就像一个人的成功,就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比如健康、家庭、事业、兴趣、环境等因素,而且这些因素又相互影响,相互干扰。
建立系统思考的习惯,能让我们看到事物的普遍联系,不会孤立地看待问题,顾此失彼。很多人之所以会遭遇失败,就是看问题只看到事物的有利面,却忽略了与之紧密联系的负面因素。
同时,系统思考能让我们看到事物的动态发展,从演化的过程看问题,从而能更好地把握事物的规律。
俗话说: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城”, 学会系统思考,能让你通观全局,运筹帷幄,格局自然会不同。
3、 扩展人际关系
美国杰出的商业哲学家吉米·罗恩曾经有个论断: “你,就是你平常花最多时间相处五个人的平均值。”
你所接触的人,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谈举止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你的价值观、你的思维方式、你的言行。要想改变自己格局,先要从改变自己的圈子开始。
马云说自己为什么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别人不一样,就是因为自己全世界跑、经常和比尔盖茨、巴菲特、索罗斯等这样层次的人交流。
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之所以能第一次创业就如此成功,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善于向优秀的人请教。在创业的早期,扎克伯格就跟巴菲特、乔布斯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并虚心向他们学习,这也使得扎克伯格少走了很多弯路。
扎克伯格有一个超越我们想象的豪华导师团队,乔布斯、巴菲特都在其中。
这些人在Facebok最为关键的时候,都给了扎克伯格重要的建议,大大拓展了扎克伯克的视野和格局,这些建议决定了 Facebook的发展轨迹,也促进了扎克伯格的成功。
所以,我们要结识各种各样更优秀的人,了解他们对世界,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帮助我们建立更广阔的视野。
《大学》中讲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就是一个人的关注范围由内而外,逐步扩展的过程。就像是一只井底之蛙,渐渐地走出了那口井,看到了越来越大的世界;就像庄子《秋水》中的河伯,终于见到了大海,才发现自己以前自以为自己是天下最大的想法是多么可笑。
而这种时候,恰恰是一个人成长最大,收获也最大的时候。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不断成长,才能拥有更大的格局跟成就。
马克·扎克伯格为什么那么成功?
马克·扎克伯格的成功是靠他扎扎实实的努力换来的。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2011年6月9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门罗帕克(Menlo Park)的一所中学发表演讲,指出“成功没有捷径”。
——成功没有捷径。他说:“开设一家像Facebook这样的公司,或是开发一款像Facebook这样的产品,需要决心和信念。所有值得做的事都是十分困难的。”
——良好关系至关重要。扎克伯格指出,应当与所爱之人建立良好关系。他说:“没有人能够一臂擎天。伟大的友谊令生活富有乐趣和意义。”
——做你爱做的事。扎克伯格认为,如果一个人是在做自己爱做的事,就会有力量克服困难。他说:“当你真正喜欢正在从事的工作时,应对挑战就会容易得多。”
在谈到如何才能改变世界时,扎克伯格说:“要想改变世界,不能依靠一时的灵感或智慧,而是需要多年的练习和努力。一切真正了不起的事物都需要许多努力。”
人越优秀就越努力,扎克伯格作为Facebook创始人兼CEO,日常工作不在少数,但他依然坚持在工作之余读书,扎克伯格希望看书的同时,好好思考下Facebook的未来,也塑造自己新的思维模式,也许扎克伯格觉得,常识观点对思考社交媒体广告策略能产生一定启发,所以从书中寻找黄金屋,从别人的观念里获得启示,不失为明智之举。
补充:马克·艾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办人,被人们冠以“第二盖茨”的美誉。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据《福布斯》杂志保守估计,马克·扎克伯格拥有135亿美元身家,是2008年全球最年轻的巨富,也是历来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
2014年2月10日,马克·扎克伯格及其华裔妻子普莉希拉·陈登上美国《慈善纪事报》2013年年度慈善排行榜榜首。
马克·扎克伯格于2014年10月21日造访清华大学,并于22日晚做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走进清华经管课堂”,全程用中文作了演讲。
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
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
众所周知,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马克·扎克伯格作为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的创办人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马克·扎克伯格是如何走上创业之路的呢?他又是如何把Facebook创办成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站的呢?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马克·扎克伯格的创业故事吧!
成功名人创业故事:扎克伯格
12岁那年,当其他小伙伴还沉浸在游戏当中时,克·扎克伯格就已搭建了一个家庭网络;上高中时,当同学都想着如何交女朋友时,扎克伯格却设计出了一款具有人工智能的音乐播放器;20岁时,作为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他创建了名为Thefacebook.com的网站,走上了创业之路。
2012年,2月1日Facebook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出首次公开发行(IPO)申请;2012年5月18日, 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将正式上市。Facebook将其IPO的售股规模上调至大约4.21亿股。按照每股38美元计算,Facebook将超过谷歌,成为硅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IPO。持有公司28.4%股份的创始人扎克伯格,身家将达到近300亿美元,马克·扎克伯格成为新一代的科技创始人之一。如今的Facebook已经成长为拥有超过10多亿注册用户的社交网络。
成功源于自信
2003年的秋天,19岁的扎克伯格像好友亚当·德安杰罗吐露了打算创建社交网站的想法,扎克伯格告诉德安杰罗,有一些哈佛高年级的`同学希望他建立一个“交友网站”或者“类似Facebook一样”的网站,扎克伯格希望能获得德安杰罗的帮助。德安杰罗后来成为了Facebook的第一任首席技术长。
事实上,尽管此时扎克伯格有意创建一个网站,但对于网站未来的把握以及内容,他都不是很确定,而德安杰罗则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建成类似于 Friendster(Friendster创立早于Facebook,曾风靡一时,后被迫转型)一样的网络社区,并被扎克伯格采纳。
扎克伯格称,自己讨厌为他人做“绿叶”,正如自己不愿在别人手下干活一样,“等到最后一刻,大家都推出自己的网站,就说,‘你的不如我的,如果你想加入我们就来吧……否则就等以后我再帮你。’”显然,扎克伯格对自己很有信心。
2004年2月,扎克伯格和他的三个同学,达斯汀·莫斯科威茨、克里斯·休斯以及爱德华多·萨维林(Saverin)创立了Facebook,起初只针对哈佛学生,之后马克·扎克伯格将之推广到了美国其他大学。
据扎克伯格透露,前三个月Facebook每月运营开支只需要85美元,用于租赁电脑,2004年6月,扎克伯格将Facebook搬至硅谷小镇帕洛阿尔托市。当年年底,由于Facebook注册用户越来越多,扎克伯格选择了退学,专注网站业务,据称当时用户数量已经达到100万。
创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扎克伯格曾称,Facebook的使命不是盈利,而是推动世界更加开放。“这不是钱的问题,对于我和我的同事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创建了一个开放的信息流。”
Facebook惹上窃取知识产权官司。2012年1月底,Businessinsider披露了一份时间为2004年7月26日的聊天记录,当时刚创立不久的Facebook惹上了官司,扎克伯格早期的商业伙伴起诉Facebook窃取知识产权,要求赔偿10万美元。扎克伯格在与一密友的聊天中称,自己不会支付官司费,“等那些来收购我们的公司去付吧。”扎克伯格当时还表示,这会促使用户使用Wirehog(扎克伯格同期创立了文件分享网站,随后选择了关闭)。
被谷歌收购的传闻。
2006年随着MySpace被新闻集团收购,出现了Facebook会被一家大型媒体网站收购的消息。Facebook的创始人Zuckerberg否认这些传闻。他已拒绝9亿7500万美元左右的收购价格,不知还有谁愿意出高于这个的价格收购Facebook。分析师Steve Rosenbush猜测是维亚康姆(Viacom)。2006年9月,Facebook和Yahoo开始进行关于收购的认真谈判,价格约10亿美元。同年10月,随着Google以16亿美元收购YouTube,有传闻说Google开价23亿美元欲从Yahoo手中抢购Facebook。
在运营过程中,扎克伯格也不确定Facebook能够长久下去,但正是由于他的决断与自信,才成就了今天的Facebook,这也是创业必不可少的条件。
人物评价
扎克伯格作为Facebook创始人兼CEO,日常工作不在少数,但他依然坚持在工作之余读书,扎克伯格希望看书的同时,好好思考下Facebook的未来,也塑造自己新的思维模式,也许扎克伯格觉得,常识观点对思考社交媒体广告策略能产生一定启发,所以从书中寻找黄金屋,从别人的观念里获得启示,不失为明智之举。
他勤学好问,常常跟着他认识的最好领导人,并大量阅读相关主题的知识。他还联系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比尔·盖茨(Bill Gates)和其他人,那些人不仅建立了自己的公司而且为新行业发展建立了平台。扎克伯格像海绵一样学习,并天生好奇。他不耻于承认他的无知,也不害怕提出困难的问题,“为什么?”是他最喜欢说的。
2021年12月27日,Facebook 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被美国一杂志刊物《新共和》杂志评为“年度恶人”,他创建了“世界上最糟糕的网站”。
;
为什么facebook比其他社交媒体有优势
facebook的成功史很简单。
其实就是利用了平台思维,facebook是把软件变成了消费创业的平台。
每人都可以在平台上推销商品,推销公司,或者推销自己。
如果你也是准备做平台型公司。
每天问自己,什么叫平台?
我如何把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帮助他人更成功的基础上。
我如何成为员工创业的平台
我如何成为竞争对手员工创业的平台
我如何帮竞争对手卖货
我如何成为客户留下的平台
记住,世界上没有忠诚的员工,只有忠诚的创业伙伴
举个例子,微商为什么这么牛逼?
因为微商的理念是所有人都可以在我的平台上创业。
不要用公司化的思维来经营公司
在未来,没有公司,只有平台
能外包的业务绝不自营!
在未来,唯一的竞争对手就是你自己。
作为Facebook创始人的扎克伯格,为什么会被群嘲为机器人?
扎克伯格是一个非常严谨的人,做事极其的认真,可以说对自己对他人都到了苛刻的地步。也正是因为扎克伯格有着这样的精神才在那么年纪轻轻的时候就造就了自己的商业帝国,每一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
扎克伯格最开始只是一个程序员,扎克伯格身上有很多程序员的特点,可是像他这么成功的程序员真的很少,以往与其他名人比时总会说和他们年代不一样,如果是他们那个年代也可以向他那么成功之类的话,可是扎克伯格完全是我们同一代人,他既然那么成功,那肯定是有什么和我们不一样的地方。
他能够严格的按照计划执行下去,除了读书,他还会自己制定了好多有条理的事情,他都能够严格按照执行下去,是一个极其理性之人。扎克伯格还是哈佛大学的大二学生,他突发奇想,要建一个网站作为学生们的交流平台。只用了大概一个星期的时间,扎克伯格就建立起了这个名为facebook的网站,可见他的独立性,执行力是多么强。
马克·扎克伯格因此成为全球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但是他依然住着租来的一套一室一厅的小公寓,地板上放一个床垫,两张椅子、一张桌子就是全部家具。他的早餐通常都是一碗麦片。每天,他走路或骑自行车上班。扎克伯格本人也因这一成功创业,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同时也是最积极从事慈善事业的美国富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