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书新闻(脸书新闻与美国总统大选)
滴滴,Uber,Facebook,这些科技巨头怎样一步步变成了新时代的“万恶资本家”?
1984年,美国环球电影制片公司起诉了索尼公司,原因是自打70年代起,索尼公司生产的录像机大量进入美国家庭,导致了大量电影作品的盗版侵权现象出现。
(使用浏览器扫码进入在线客服窗口)
复制联系方式
录像机的发明原本并非为了侵权,但是产品销售出去后,索尼公司却无法控制消费者是否那它去做侵权的勾当。“菜刀理论”,也称“技术中立性原则”由此诞生:技术好比是一把本来应该用作厨具菜刀,但有人拿它作为凶器杀了人,我们能判菜刀有罪吗?
当年那个案子中,美国最高法院判定索尼公司无罪。于是,2016年1月,“快播”的老板王欣试图用“菜刀理论”给被起诉涉嫌传播淫秽内容一案洗刷罪名。这个解释当然没有被接受。
2016年4月,魏则西去世,百度的竞价排名引起的公愤掀到了全民众怒的程度。
2018年3月“剑桥分析”丑闻爆发后,公众对Facebook的认知从“怎么能监管Facebook?”转换成了“怎么才能够监管Facebook”。
2018年7月,一向以“不作恶”为己任的Google因违背反垄断法被欧盟开出天价罚单。
2018年5月,郑州空姐空姐搭乘滴滴顺风车遇害,而短短三个多月后的8月24日浙江乐清女孩赵某又发生同类案件。
似乎不知不觉间,我们曾经为之兴奋的、改变我们生活的科技巨头们,突然变成了威胁安全甚至生命的恶魔。
科技公司们怎么了?它们还是我们以为的“科技公司”吗?
做一家科技公司太轻松了,原来传统公司要承担的对雇员、对社会的责任,要么转嫁给个人,要么转嫁给社会。
在美国,硅谷精英取代了华尔街大佬,成为新一代谁都能上去骂两句的“全民公敌”。
和Uber的处境类似,脸书也面临质疑:脸书到底是科技公司,还是媒体公司?
扎克伯格在泄密门的听证会上仍死咬脸书是科技公司,不是媒体公司。
脸书的COO桑德伯格认为,脸书雇佣的是工程师,没有一个记者、一个编辑。脸书使用算法把某个人/机构发布的信息推给其他人,因此是科技公司。
可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数据,美国有一半以上的成年人在脸书上看新闻,美国千禧一代获取新闻的首要途径是脸书。
用户在脸书上浏览信息的时候,会碰到广告。据调查,平均每个用户每天在脸书上看广告的时间是五50分钟广告。2016年,脸书这项业务卖出的广告价值260亿美元。
提供信息,在信息中间插广告,还不是媒体?好事都让脸书给占了。
脸书不想当媒体公司的理由不难理解。做媒体公司太麻烦了,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还要保证公正客观。假新闻要负责,偏颇的报道要负责,总统大选期间俄罗斯散布的谣言还要负责。
不对信息负责,不对公众负责,不对社会负责,只对广告商和投资人负责。然后,公司拿出漂亮的数字,实现快速增长。脸书成为大反派,并不冤。
MIT的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教授发现,美国社会的创新速度和生产率增长从没像现在这样快过。与此同时,中等劳动者的状况却越来越糟。美国中等家庭和中等劳动者的收入都低于1997年的水平。而且,就业率也在下降,几乎可以说是暴跌。
科技在创造,也在破坏。
Facebook二号人物桑德伯格离职,她为何会做出这一决定?
因为她想往别的方向发展,所以就提出了离职能够做出这样的决定,可想而知她也是一个很有自己想法的人,我挺佩服这样独立的女性。
Facebook每年借虚假广告获利152亿美元,你怎么看?
我觉得标题有歧义,应该是借虚假新闻带来的广告流量营收获利,而不是靠虚假广告获利,两者之间是不相同的。
其实这又是一出美国人民导演的闹剧,Facebook和它的CEO兼创始人最近都不太好过,这次的假新闻和靠假新闻带来的高额营收事件之所以上了新闻进入了群众的眼球,还是跟前段时间的美国大选有关。众所皆知,前段时间一群美国人把川普选成了总统,但现在另一群美国人又在想方设法想把川普拉下马来,他们最近把矛头指向了Facebook,一群反对川普的美国人民似乎觉得……川普上台都是Facebook的错,为啥你上面假新闻的那么多??!
外媒调查发现,从美国大选,开始不久,也就是今年的5月份左右,Facebook上关于大选的假新闻的关注度就在逐渐升高,一直持续到8月份的时候,美国人民对假新闻的关注甚至开始超过了对其他主流新闻的关注。
在美国大选投票日当天,有8711000的转发、点赞和讨论是关于假新闻的,而只有7367000个转发、点赞和讨论是关于主流媒体给出的真新闻。
我们来看看在大选的三个月里,有关大选Facebook关注度最高的几个假新闻:
如果你说我英文不太好图片看不懂啊!别着急,咱这有翻译:
1、震惊了全世界!教皇Francis宣布支持川普!——960000关注度
2、惊天惊雷! 维基解密确认,希拉里卖武器给ISIS!——789000关注度
3、一切都结束了! 希拉里关于ISIS的邮件被泄露... 事情比每一个人想的都要严重 ——754000关注度
4、去看看法律吧! 希拉里其实并没有资格担任任何联邦职位!——701000关注度
5、一个有关希拉里邮件门事件的FBI探员被伪装成自杀的谋杀身亡。 ——567000关注度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同样是大选期间,一些真实新闻的关注度
同样贴心的给大家准备了翻译:
1、川普有着糟糕的腐败历史,所以凭什么说要说希拉里才是腐败的那个?——849000关注度
2、别假装你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讨厌希拉里 ——623000关注度
3、Melanla Trump(川普的妻子)的不雅女女照——531000关注度
4、福特公司反驳川普的谎言,我们要斗争到底 ——407000关注度
5、我是CIA的人,现在我支持希拉里克林顿——373000关注度
虽然真实新闻关注度也不低,但对比假新闻,差得不是一星半点啊!希拉里的支持者们表示我们很生气!他们觉得,希拉里之所以会输掉美国大选,就是因为Facebook上有这么多假新闻,而且这些假新闻居然还有这么高的关注率和传播率,这不是把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洗脑了嘛!所以才误导了这么多人投川普,所以川普才能当上总统啊!
假新闻事件继续发酵,美国群众又开始挖掘关注扎克伯格通过虚假新闻而获得广告营收的状况,据报导称,Facebook虚假新闻和真实新闻在流量中的占比是54.2%和45.8%,这很有可能就意味着54.2%的Facebook广告营收是由虚假新闻带来的,足足有一百多亿美元。
然后……愤怒震惊的希拉里支持者开始炮轰扎克伯格了,不止用户喷,媒体喷,甚至连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都出来喷了一下,于是,心很累表示我不想背总统选举的锅但还是没办法的扎克伯格认怂了。
他写了一封长长的回应信(都是英文,很长又难翻译我就不放上来了)在回应信里,他表示,Facebook上的假新闻之类其实还是“相对比较少”的....然后为了缓和大众,他还提出了几点解决方法:比如加强新闻的监测、升级举报系统、发布大新闻需要由第三方确定、以及给予散布假新闻者警告机制等等。
再然后,美国群众决定抵制扎克伯格不用Facebook,但是还没坚持到一周就撑不下去了,所有人都表示,离开facebook的感觉让他们极度难受[摊手]
写了这么多,你问我对这事的看法?我只能说,我最大的看法就是觉得咋全世界的假新闻标题都差不多?像震惊世界!惊天惊雷!这样我以为在中国朋友圈才会出现的文章标题居然出现在了国外,还获得了这么高的关注度,看来吃瓜群众不论哪个国界,都会被标题党吸引啊。那些在美国大选发布真新闻但阅读量却没有假新闻高的媒体从业者不要灰心,并不是因为你的文章不够好不吸引人,也许只是因为你没有起到一个好的标题而已,毕竟对于我们吃瓜群众来说,有时候标题就是正义了。
扎克伯格:被美刊评为“年度恶人”,他到底做错了什么?
这几天在高强度网上冲浪的时候,看到了这么一条有趣的消息,Facebook的创始人,元宇宙概念的鼓吹者,曾被誉为世界第一互联网企业家的 扎克伯格,荣膺美国刊物《新共和》推选的 “年度恶人” 。
从令人敬仰的商界巨子到人人唾弃的终极恶人,扎克伯格究竟做了什么,他又为何如此招人忌恨?
1984年5月14日,扎克伯格出生于美国纽约州白原市 一个富庶的犹太人家庭 ,从小衣食无忧的他早早接触到了当时还算新颖的微型计算机技术。
少年时期,他有钱的爸爸特意请来了知名软件开发者 大卫纽曼 做他的家庭教师,和扎克伯格接触了一段时间后,大卫纽曼惊奇地发现这个少年有着万中无一的编程天赋, 给他扣上了一顶“神童”的高帽。
有了大卫纽曼的背书,再加上有钱老爸的多方运作,小扎克伯格的校园生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
中学毕业后,小扎成功申请到了 哈佛大学 的入学资格,并跟随犹太学术大拿阿尔法英普森学习心理学和运算科学。
或许是好好先生当得太久,读了大学后的扎克伯格,亟需释放自己的天性,大二的时候,扎克伯格和同学一起,开发了一个名为课程匹配的程序,旨在根据用户用户逻辑来协助学生选课,这款程序很快就受到了哈佛学生们的欢迎。
首战告捷后,扎克伯格愈战愈勇,又紧接着推出了一个交友程序,让同学们可以在一堆照片中选择自己心仪的对象,选出谁是哈佛校园里的最“辣”之人。
成功捣鼓了两个程序后,扎克伯格意识到社交媒体是未来网络行业的蓝海,2004年,扎克伯格觉得自己已经把大学课程给玩穿了,于是和传统意义上的“硅谷精英”一样, 果断从哈佛辍学,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旅。
在先前两个程序的逻辑基础上,扎克伯格和室友创立了facebook,在MSN等线上聊天室失落的时代,facebook的出现满足了互联网用户的交友需求,不错的功能和优秀的用户体验让facebook很快就在一众网络社区中站稳了脚跟。
作为一款全球性质的社交产品,facebook在2010年的注册用户就已经超过了4亿,在线人数也已经达到了一亿,早在2009年,facebook就已经实现了正常运营,不再依赖于金融资本的风险投资。
2012年5月18日,Facebook将正式上市,其IPO的售股规模上调至4.21亿股,超过了当年谷歌上市的规模。 而扎克伯格本人的财产也一路飙升,身价达到了300亿美元。
截止至2021年底,扎克伯格已经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凭借1345亿美元的身价位列美国富豪榜的第三位。
对于超级富豪而言,钱对于他们只是一个数字,好的名声才是他们商业帝国永存的条件。
扎克伯格自然也不例外,他组织了一批精锐的律师团队,为他打造了 一套近乎完美的人设 。
接地气和慈善是两个贴在扎克伯格身上的显著标签,作为一个身价过千亿的顶级富豪,扎克伯格在日常生活中, 总是穿着一身程序员标准套装,不着华丽的外饰,不戴价格高昂的奢侈品。
靠着一身“简朴”的装束和“谦逊”的性格,扎克伯格获得了各方媒体的好评,其名声和创业过程也漂洋过海来到东方,成了各路博眼球杂志中的“白手起家的富豪”。
接地气的人设让他博得了民众初步的好感, 而慈善事业则让他的“地位”又登上了一个台阶。
2012年,28岁的扎克伯格向慈善机构捐赠了价值4988亿美元的facebook股票,这些股票捐给了硅谷社区基金会,用于 社会 教育和医疗建康。
2013年9月23日,扎克伯格在社交媒体上宣布自己将捐赠1亿美元,赞助新泽西州纽瓦克市的公立学校修缮项目,此举创下了美国30岁以下年轻人慈善捐款的最高纪录。
在接地气和慈善两种完美buff的加持下,扎克伯格成了 社会 舆论和大量年轻人眼中的“精神领袖”。
但我们都知道,人设这种通过团队精心包装的产物,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崩塌,你只要还是一个“人类”,就一定有露馅的那一天,小扎自然也不能例外。
率先崩塌的,就是小扎同学的接地气人设,作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的互联网企业家,人们早已将他的名字和facebook这个品牌联系在一起。而扎克伯格也不能像传统的超级富豪那样大隐隐于市,做一个身居幕后的操纵者, 他必须要在镜头前“表演”,从而维持其品牌的活跃度。
每年的农历春节,扎克伯格都会带着他的华人老婆出镜,在自家Facebook上传几张和家人
一起包饺子的照片。
然而照片中的扎克伯格,无论是胳膊上还是衣服上,都看不到一丁点面粉的痕迹,明显的摆拍痕迹再配上一副机械感十足的诡异笑容,直接把恐怖谷效应拉满了。
一次两次的作秀瑕疵还可以说是工作失误,但每年都几乎上演同样的剧本,只能说扎克伯格已经把“作秀”当成了例行公事,网民对他的看法是什么,他根本不care,只要能维持好投资商的印象就行了。
如果说作秀穿帮只是无伤大雅的小插曲,那真正触犯各国网民逆鳞的,是小扎 两面三刀的人品性格 。
商人嘛,两面三刀是赚钱的工具,不寒碜。但上不了台面的事情,就得在私底下解决。2016年,扎克伯格到访中国,一心想把自己的互联网理念传播至中国,并与多位国内网商大佬相谈甚欢,某些媒体也是不吝赞美之词,将扎克伯格描绘成架起中美两国年轻人交流的桥梁。
完成访华之旅,回国后的扎克伯格又立起了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人设,并给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但我们都知道,当一个商人开口夸人,无非是你与他之间没有什么利益纠葛罢了。随着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崛起,尤其是Tik Tok在欧美地区的大火,让扎克伯格感到了空前绝后的危机。
作为一款运营了将近20年的社交媒体,facebook的用户体验还停留在论坛和空间形式,而主打短视频的Tik Tok可以充分利用用户的碎片时间,在十几秒甚至几秒的时间内就能达成社交需求。因此,Tik Tok获得了大量欧美青少年的青睐。
对于一款社交媒体而言,失去了年轻人的拥趸就意味着失去了未来,面对Tik Tok的强势进逼,传统商业手段已经没法让扎克伯格重夺社媒优势,于是他选择另辟蹊径,来挽回衰落的传统社媒。
这条蹊径不是别的, 就是当代美国人的传统艺能——反华。
2016年,政治素人特朗普在大选中异军突起,夺得美国总统的宝座。作为一名行事极端的右翼民族主义者,特朗普甫一上台,就打着制造业回流的旗号,悍然对华发动了贸易战争。
两国贸易战打响后,特朗普政府需要 科技 企业出面,来为他的“暴政”背书。
扎克伯格见良机已至, 在听证会上大肆指责中国 科技 企业窃取美国的 科技 成果,如一个怨妇一般,向美国当局哭诉Tik Tok对美国本土企业的危害, 最终导致了美政府对Tik Tok的强烈打压,被纳入了不受美国政府信任的实体之一。
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扎克伯格露出了他深藏许久的獠牙,也正是在这一刻,扎克伯格最后的伪装被撕得粉碎,也让先前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看清了什么叫真正的虚伪。
然而,扎克伯格抹黑中国的行动并不能挽回facebook在社媒竞争中的颓势,在短视频领域,扎克伯格不是Tik Tok的对手。在传统社交媒体领域,facebook也远远落后于推特。
与品牌衰颓一同来的,是接踵而至的负面新闻。
2018年3月17日,剑桥分析公司和facebook合作,窃取了5000万脸书用户的信息。
短短三个月后,facebook又曝出1.2亿用户面临数据泄露的风险。
十几年的运营和服务器维护让facebook的系统早已变成了屎山代码,大量漏洞层出不穷,隔三差五就曝出大规模用户信息泄露的事件。
上述的负面新闻还只是facebook的冰山一角, 作为一款基本没有什么正常监管的“自由”社交媒体。 Facebook上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犯罪信息,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暴乱背后,暴徒领导者大都通过社媒上的集群来下达任务,这也导致部分国家对facebook及其附属的软件进行封杀。
对用户的不负责,无视所在国的法律法规,让facebook成了法外狂徒组织犯罪的不二之选。
而在脸书公司内部,扎克伯格也面临着极其严重的信任危机。
2021年10月5日,一名向美国执法部门举报Facebook的前雇员日前接受了美国某电视台的采访,这位员工表示, 扎克伯格对外构筑了一个完美的谎言,facebook的程序员和监督会在扎克伯格的授意下,对极端内容不予理睬。
这些极端内容已经超出了道德方面,涵盖了种族灭绝、种族屠杀等骇人听闻的言论。
更要命的是,Facebook还在美国大选期间,扮演了煽动性角色,利用算法将炮制的政客黑料顶到热搜首页,间接影响选民的判断。
而在公司内部,扎克伯格根本不是一个谦逊的“翩翩公子”, 他通过Facebook的双重股权结构,获得了绝大多数的投票权,将整个公司变成了自己的一言堂,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独裁者。
在日常工作,他几乎不会采纳下属的意见,擅长使用职场pua技术来压榨员工,甚至利用各种群之间的不和,踩一捧一,从而达到下属内斗,自己坐收渔利的最终目的,先前因抑郁自尽的Facebook前员工,正是扎克伯格职场PUA的牺牲品。
面对接二连三的黑料,扎克伯格团队的危机公关显得那么苍白无力,在听证会上面对美国政客们的质询时,他的一举一动实在是过于冷静,成了网友阴谋论中按程序行动的机器人,被扣上了一个反人类的帽子。
随着自身形象的崩塌,扎克伯格亟需对facebook进行品牌重构, 在2021年底,他将facebook改名为Meta,并大力推广所谓的元宇宙。
在看到扎克伯格的元宇宙概念时,我不由得长叹一声,难道这些互联网大佬,都没有玩过mmorpg网游吗?
虽然vr、云电脑、人工智能都被扣上了智商税的帽子,但这些新兴行业好歹有对应的设备,只是技术不成熟。
你扎克伯格连个脑后接口这种基本技术都拿不出来,指望几个画质极低的“劣质 游戏 ”,就能给用户创造一个具有真实体验的虚拟世界吗?恐怕这又是处心积虑的割韭菜之旅罢了。
从商业巨子到人人唾弃的恶徒,甚至成了杂志票选的第一恶人。
扎克伯格能沦落至此,可以说是咎由自取,步入21世纪后,不少互联网创业者热衷将自己的形象和公司的形象挂钩,甚至走向台前,担任起企业的代言人。
此举虽然能在短时间内给企业带来大量的利益,但在网络时代,互联网创业者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聚光灯下,稍有不慎,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逆的糟糕后果。
1、环球网:《扎心了,扎克伯格被美国刊物评为“年度恶人”》
2、Newsweek美国新闻周刊:《从“年度风云人物”到“年度恶人”,扎克伯格的口碑还能翻身吗?》
3、川观新闻:《扎克伯格,怎么就成了“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