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tube人气(youtube人气排名)
王嘉尔成曼联和利物浦友谊赛开场表演嘉宾,王嘉尔在海外的受欢迎程度如何?
王嘉尔在海外还是蛮受欢迎的,有以下数据可以作为支撑。王嘉尔的instagram粉丝数超过2800万,在华人中是第一,在韩国艺人粉丝数排行榜上也位于上位圈,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粉丝美洲分布最多,其次是亚洲。目前粉丝仍在继续增加。YouTube订阅数超过460万,也是华人第一位。他是首位获得全美青少年选择奖的华人,首张专辑就获得Billboard专辑榜一位,个人还获得Billboard榜单第32位的好成绩。王嘉尔一旦有新作品发布就会登上推特的世界趋势,他是第一位进入Mediabase top 40的华人,这是北美地区广播频道人气歌曲榜单,统计的都是当前热门歌曲。王嘉尔还是首位登上科切拉主舞台的中国艺人,科切拉音乐节是北美十大音乐节之一,王嘉尔表演结束就登上了推特的世界趋势第一位,引起了人们的热烈讨论。他是首位获得itunes双榜第一的中国人,作品传播范围很广。
(使用浏览器扫码进入在线客服窗口)
复制联系方式
王嘉尔是怎么做到不靠团队加成获得高人气的呢?这靠他十年如一日的拼搏。王嘉尔17岁就通过海选进入JYP当练习生,三年后20岁的王嘉尔顺利出道成为韩国偶像团体中的一员。这时王嘉尔开始陆续参演韩国综艺节目,其中最出名的要属《Roommate 2》,这档节目的国民度很高,这就使王嘉尔韩国人中打开了知名度,之后又陆续参加了一系列节目,由于韩国节目在海外也比较受欢迎,所以在海外也收获了一定的人气。
组合发展中期他随团队开始了世界巡演,在此基础上王嘉尔通过过人的实力又收获了不少粉丝。现在王嘉尔是泰国雀巢金牌咖啡的代言人,七月份还会作为开场嘉宾前往泰国参加曼联和利物浦友谊赛,八月份在美国举办的88rising音乐节也有王嘉尔的加盟,这些都是他海外人气的见证。由于疫情原因,拓展海外市场的机会迟了两年,但我相信他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如果Adele的Hello让你泪流满面……
有的时候,我很想试着去理解流行文化和大众口味转变的轨迹。到底是什么促使人们从热爱Frank Sinatra、The Beatles、Motown众杰和Michael Jackson变成如今的为Lady Gaga、Taylor Swift、Justin Bieber和Adele而疯狂?很显然,我无法理解这一切——正如同我不能理解为什么Adele的一首“Hello”会这么火。在翻来覆去听了好几遍以后,我仍不得不表示,这首发布于十月下旬、以摧枯拉朽之势碾压了欧美各大榜单和Youtube并且也在国内音乐平台上收获了巨大人气的大热单曲,其实和Adele的假睫毛一样无聊。
同她几乎所有的作品一样,这首睽违四年的新作也可以算作是一首苦情歌。至于有多火爆,我想大概根本不用我在此赘述,网易云音乐下面几万条评论和微博上一水鸡汤大号的转发自然已经说明了一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起,中文互联网上也开始流行把热门的主流女歌手叫做Diva。作为一个Diva的Adele,也许的确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作品。她的歌声仍是一如既往的醇厚大气、深不可测,穿透力极强。相较之下,Sam Smith虽然被称为男版Adele,唱歌反而显得小家碧玉多了。编曲简单也不失水准,副歌上口又洗脑,整首歌听下来也的确可以说大气凝练,感染力十足。
可就是太特么无聊了。
“Hello”是一首非常典型的所谓“大歌”。整首曲子的结构是中规中矩的先抑后扬,一切毫无悬念。开场必须是深沉磁性又性感的低音;东西南北地扯了一分钟以后,按部就班地进入了气势澎湃、慷慨激昂的副歌,瞬间拔高音调,恨不得直冲天际。两段副歌之后又吧唧一下掉到了最低点,如此循环往复。这类型的音乐,其原理大概和过山车差不了多少。总在低处玩不出花样,实在有点无聊;总在天上,太过刺激,心脏受不了。索性干脆不停地上上下下,也别管什么起承转合,保证搭乘的游客应接不暇、拍手叫好,也就没工夫再去在意什么细节。
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作为一首本应带有非常强烈的个人情绪色彩的歌曲,“Hello”其实压根不走心。不要搞错了,它绝对是一首催泪歌。歌词、旋律、唱腔乃至MV的色调无一不是奔着催泪这个目的去的——为了实现这个目的,它被按照主流音乐产业的审美标准过于精心地编排和设计,一切只为了向大众的喜好服务——这让你几乎无法感受到Adele自己到底想要在音乐中表达什么,因为她的歌曲只为了强行催泪这个目的而存在。大型连锁餐厅标准化的食谱能够保证食物口味的统一,却永远没法带给你在仅此一家的米其林餐厅中能品尝到的那种喜悦。两者的差别,大约就在于那一点与众不同;这恰恰就是如今的Adele最缺失的东西。
“Someone Like You”和专辑“21”的大红以后,Adele在欧美乐迷的心目中成为了悲情催泪音乐的代表。对于音乐人来说,被贴上一个特定的标签大概算是一件挺纠结的事情。一方面,这代表了市场的认可;可另一方面,这也代表着人们对其产生了一种难以改变的期待。是敢于保持自己的个性还是迎合市场,这恐怕是他们必须要做出的选择;而Adele已经给出了她的答案。尴尬的是,“Hello”一出,粉丝马上就自动认定这又是一首关于前男友的伤感歌曲。哪怕她本人都说这首歌其实并非关于某一个前男友,而是关于所有关于过去的人和事,可粉丝们仍然强行忽略了这些,迫不及待地跑去痛哭流涕,追忆前男友前女友了。
“21”的大获全胜仿佛让她认定了格莱美这个亲戚,千方百计地要向其靠拢。说句实话,在格莱美这件事情上,Adele真是和前辈Amy Winehouse有着不小的差距。一张“Back to Black”让酒屋女成了第一位斩获五项格莱美的英国女歌手,但她的音乐却并没有依附于那帮迂腐评委们的口味,自顾自地把自己的骚灵音乐玩得漂亮,不曾丧失作为音乐人的独立性。可惜斯人已逝,如今国内能记得她的人还有多少呢?相较之下,Adele在“19”的时期尚且是一个挺有灵气的小胖姑娘,曲风多变,还夹杂着些恰到好处的骚灵味道。到了“21”,专辑中的商业气息开始愈发的浓厚,也出现了更多格莱美最爱的大抒情作品。此时正是Adele事业的顶点,作品素质大都很高,但也产出了大热却极其俗气无聊的“Someone Like You”(讲真,Adele在大陆能出名,真心应该感谢当年在微博上不遗余力地转发“Someone Like You”的鸡汤大号们)。然而听过这两张专辑,你其实应该已经能够感觉到她音乐中最大的缺陷:个性不足,或者说缺乏Amy Winehouse那样的灵气。两张专辑几十首歌,除了倾诉感情挫折以外似乎就找不到别的主题,就那点同样的鸡毛蒜皮翻来覆去叨叨个不停,难怪一直被不少国外网友吐槽说她过于做作。
本以为四年的等待会给粉丝们带来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惊喜,可 “Hello”也仍然还是那副喋喋不休的老样子,让人感到失望。不客气地说,这首歌压根只是对获得了了巨大成功的“Someone Like You”别有用心的复刻罢了。它听着上口,可并不走心,匠气太重并且也没什么值得称道的亮点。虽然MV收获了很高的评价,但这其中应该有百分之九十是因为导演是个帅气的鲜肉,剩下那百分之十则像极了八九十年代港台金曲的MV。其中的片段被拿来和另一首来自Lionel Richie的“Hello”剪辑在一起恶搞,Adele的版本虽然和这首老歌有异曲同工之妙,但真心不及其出色。总而言之,除了Adele今年似乎又瘦了一点这件事以外,这首俗套套俗套的大白话歌曲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值得记住的地方。如果你听完这首歌以后痛哭流涕,我觉得你大可以找些别的事情来做。比如,切片柠檬把汁水挤进眼睛里,应该也能达到一样的效果。假如你只是想听一首好歌,在过去的十月里有大把更好的选择;如果不赶时间,你还可以尝试一下右边的歌单 十一月前,你应该听的十首歌 。
毕竟,在物资不那么丰富的年代,一支小小的牛奶冰棍大概就能让孩子们格外满足;但在商品经济发达的今天,小超市里不分春夏秋冬都有着上百种口味的美味雪糕在等着你。

油管网红RiceGum辱华事件该如何看待
看到标题大家可能会问RiceGum是谁,所以开怼之前,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了解一下?
昨天逛b站的时候我就是无意间看到了这个视频,然后整个人生气到爆炸又觉得有点心寒。
RiceGum是美籍亚裔,父母亲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越南人,在油管上有1000多万粉丝。这个辱华的视频就是他和他的朋友来香港,然后光天化日之下做一些侮辱人令人恶心的事情的记录
这里他故意把香港区旗改成日本国旗,在辱华视频和假道歉两个视频中,他一会说自己不是华裔,一会又认怂说自己是中国人,那么换国旗这他是想表示自己又变成日本人了?网友:他不是人。选国家挑事儿我觉得他真的是没考虑好这一步棋该怎么下,连人智商都要侮辱
他和他朋友在大街上看见那一锅卤的牛杂猪杂说:“那是狗肉吗,looks disgusting~(看起来真让人恶心)”,并且声张要找猫肉吃,这是明摆着给中国人强加 吃猫狗肉 的标签
RiceGum的朋友在电梯上摸陌生人的手,不分男女老少挨着全摸一遍,真的是,oh looks disgusting!
最可气的就是他欺负老年人,自己半个雪糕吃不完以不想浪费为借口逼迫一位老年人继续吃他吃过的雪糕。从视频可以看出来,这位老人一开始是拒绝的,然后RiceGum的朋友逼迫老人,老人无奈之下才照他的做。他还总是在大街上对上年纪的路人说一些粗俗的话,问他们粗俗的问题。
他的朋友跟他比起来,一看就壮很多,怕是RiceGum专门找了一个保镖保护自己不被打吧。可是他们欺负的都是弱势群体,这些人都很善良有的还听不懂英语,导致他们能在街头轮番作祟!所以有很多大陆网友说,给他买一张来大陆的飞机票,让他体验一下大陆的医疗服务
当然,还有一些行动派想到向白宫网站请愿:
这篇内容写的是:
反对Ricegum:在2018年6月29日由A.L.创建的Youtuber不尊重和骚扰香港人
最近,美国YouTube用户Ricegum发布了一段视频,记录了他是如何扰乱香港的。他和他的朋友冒失地问人们在哪里可以找到狗和猫吃,在哪里可以找到妓女,不礼貌地问是否认识他。他们还打搅了一位女售货员,不让她关店门,在店里扮演人体模型,故意摸陌生人的手,甚至强迫一位老人吃他没吃完的冰淇淋。他甚至在视频中把我们的区旗换成了日本国旗。这些行为确实冒犯了香港人,因为他不尊重我们的香港文化和香港人。他的粉丝可能会模仿他的行为,在旅行中不尊重其他国家。我真诚地希望白宫能够处理好他们不可接受的行为。
你以为请愿了就完事了吗,并不!这个请愿需要10万人在2018年7月29号之前进行邮箱确认才能起效。可是这个消息热度真的很低,现在连1万票也没有,想想看如果请愿失败,RiceGum可能又会把这个当作笑柄侮辱国人。
令人心寒的是,知道这个辱华事件的人少之又少,目前来看在规定之间内达到10万,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是一想到前几个月超火爆的选秀节目中选手的投票数每天都在飞涨,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10万票完全就是靠人气。中国差的不是人,而是大家有没有把这种事放在心上。在bilibili网站上能看到很多外国人为受辱群众打抱不平,他们可能不都是为了中国,多数是为了人之常情,我们为何要这么冷淡?
很多人看完这些视频读完那些文章毫无感触,令人气愤的当街辱华事件依然只有受害者知晓,而有时候微博上面一些不足挂齿的小事竟被关注成了热搜,某音上一个甜美可爱的小姐姐竟被大家追捧成了网红。香港同胞的自尊正在被RiceGum等人无情肆意的碾压,有的人冷眼旁观,有的人束手无策,想一想这实在是一件太悲哀的事了,我们的国家怎么变成了这个样子。
最后,感谢你读到这里❤️
如果你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那么请进入 白宫网站 (不需要翻墙)
然后点击sign填写名字(名字可以随意填)和邮箱(国内的qq,163都不能用,gmail和 10分钟邮箱 可以),最后进入邮箱
查看邮件
We the People: Your Voice in Our Government (admin@whitehouse.gov)
点击第一行蓝字
Confirm your signature by clicking here.
最终弹回白宫网站就成功了
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表示我有多么爱国,就像请愿书里写的那样,一位辱华网红拥有1000万粉丝,他的粉丝可能会模仿他的行为,他的三观可能会影响到别人。就算不是为了国家,是为了自己,我们也都应该团结一心,不允许辱华的人踏入我们半寸领土
gpgirl2333公众号搬运
